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以「主題式課群」貫串專業必修知識之教育實驗,設計共同主題,以真實的工程問題串連理論課程,將跨課程的專業知識連結與實踐,讓學生從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中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。
本計畫所設計的主題式課群為智慧機器人,我們將以實作專題課程,來實踐講授課程中的基礎理論,讓同學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,即能感受實際問題,並學習如何解決問題,期望學生因需求而學習,提升學習興趣與動機。主題式課群「智慧機器人」是由4個子課群組織而成,亦即藉由4門實作專題課程串連9門講授課程而成。
- 主題式課群創建:
- 「自主學習專題-機器人運動模擬」:引入複雜機構運動分析的模擬軟體:ADAMS,學生可以活用機構學以及動力學等理論,學習如何使用模擬方法進行機器人運動分析,實踐必修課「機構學」以及「動力學」所學之理論。
- 「自主學習專題-機器人感測與周邊整合」:搭配「機器人聯合教學研究中心」進行機器手臂操作訓練,藉由此課程,協助學生團隊學會整合工業機器人與周邊元件,完成自訂題目的工業應用。
- 「自主學習專題-機器人機構設計與控制」:串連「自動控制I」、「精密機械設計I」與「人形機器人實作」三門課程,強化學生對機構設計與控制相關知識之學習成效,最後完成機械手臂PID控制的實作。
- 「自主學習專題:機器人感測元件整合與應用」:讓學生學習python以及操作OPEN MV智慧視覺微控制器板,並於1採購台達電機器視覺系統,搭配專題課程使用。
- 社群發展:
- 成立學生社群,鼓勵參與機器人競賽,以營造出學生團隊自主學習生態,進而使學生可以更能主動、積極學習新興科技相關專業議題。
- 成立智慧機器人教師社群,希望為學生設計出更良好的學習經驗,於課程中導入設計思考以及不同於以往的評量方式,例如:同儕互評、..等。
- 建立實作空間:
本課群計畫為強化工業機器人原理與應用實作課程,以「台達電子」機械手臂實驗平台與機械手臂,已於108.1學期成立「機器人聯合教學研究中心」,提供設備以及場地讓學生不受課程時間限制皆能自行研究學習,促使學生深入學習。